何謂預立醫療?

        繼上篇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後,本篇也是跟大家晚年很有相關的資訊,就是「預立醫療」,這關係著自己在緊急時的醫護方式,且是由自己決定的;我們就看下去本篇分享的內容~
        我們常常或時不時會聽到長輩說:「我這輩子只求好死(好走)」,在我服務過的案家當中也聽過案主這麼說,我都會跟他們說,這種生死無常的事誰也說不準,我們過好當下的生活就好,生病就看醫生,還能吃、能睡就是福。
        我們雖然不能決定何時死?但是,目前的法令中是可以決定自己在緊急時刻是否要急救?
        過去服務過一位案主,家屬在阿嬤病房外吵不停,要救、不救,說要救的女兒不照顧,就只好媳婦接下來照顧了;這種案例常常聽到的。

                       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預立醫療的一些資訊:

想了解什麼是預立醫療?先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108年1月6日開始實施,是台灣第一部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制定的醫療法規,讓病人的善終權在法律的保障下得以落實執行,只要具完全行為能的人,皆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事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AD)」,選擇是否接受或拒絕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同時也保障醫療人員在面臨五種臨床狀態時,能有明確的遵循依歸,並獲得法律完全的保障;在《病人自主權利法》中可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成為您的醫療代言人。
五種特定臨床條件:
  1. 末期病人;經醫師確認有醫學上的證據證明短時間內無法避免死亡的結果。
  2. 不可逆轉之昏迷:指因腦部病變而失去意識,對於內外刺激沒有反應且持續閉眼等狀態,由醫師觀察三至六個月確認其意識無法恢復者。
  3. 永久植物人狀態:指因腦部部病變而失去意識,眼睛可能會自發性張開,或對刺激有反射性反應,但無法進行生活自理、學習及工作,由醫師觀察三至六個月確認其確復原機會渺茫者。
  4. 極重度失智:指每日持續有意識障礙導致無法進行生活自理、學習及工作者,如小大便失禁、無法辨識親友、失去判斷力等。
  5. 經政府公告之疾病: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

特殊醫療拒絕權:

  1. 維持生命治療:指任何有能延長病人生命之必要醫療措施,如心肺復甦術、維生醫療系統、血液製品、重度感染之抗生素等。
  2. 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指透過鼻胃管、胃造口、或其他侵入性措施(如全靜脈營養針)提供營養或水份。

    任何人都可以簽署嗎?

    只要年滿20歲或未成年已結婚者、受輔助宣告者,皆可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可以思考自己在生病時希望接受那些治療。(註:受監護宣告之人,無行為能力,不可為意願人)。
    何謂「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
    就是和醫療團隊討論醫療照護的溝通過程。
    在《病人自主權利法》中規定,您與自己的親屬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討論後,所簽署的預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AD)才算生效,換句話說,如果在報章雜誌、口頭交代的醫療照護決定,在法律上是沒有效益的,一定要經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所做的預立醫療決定才會受到法律的保障。

     

    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要費用嗎?

    目前諮商費未納入健保,必須自費,衛福部規定諮費不超過3500元,各大醫院收費約2000-3000元不等。

    何謂「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AD)」:

    事先表達,在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的情況下,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或流體餵養的正式書面文件,依據衛生福利公告法定格式內容。

    預立醫療決定書何時生效?

    當上述五項臨床條件可能發生時,需經兩位專科醫師確診及緩和醫療團隊2次確認,就會依照預立醫療決定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的選擇,以及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選擇,以維護您的善終權益。

    預立醫療決定書是否可以更改?

    可以的,只要自己還有做決定的能力,且在健康的狀況下,若要更改預立醫療決定書的內容,可透過書面向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提出申請,若是在生病住院的情況下,可以先透過口頭變更,再完成書面變更的程序。

    誰適合當我的醫療委任代理人?

    若有一天因為某種原因,讓您陷入昏迷或無法自己表達意思時,誰可以替您發聲呢?依照一般法律規定,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及兄弟姐妹的依序為您的醫療決策者,但是,他們了解您真正想要的醫療方式嗎?所以要在意識清楚時先選定自己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他們可以在您無法清楚表達意思時,可以依照您的想法,並替您做醫療決定,進而保衛您自己期待的照顧、治療方式。

    醫療委任代人之資格與限制

    被指定之醫療委任代理人,須二十歲以上且具完全行為能力人,且須簽署「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但是,醫療委任代理人除了是您民法上之法定繼承人之外,以下這些人不能成為您的醫療委任代理人:
    1. 您指定的遺產繼承人
    2. 您指定的遺體或器官受贈人
    3. 其他因您死亡而獲得利益之人
    這些限制是為了確認您之醫療意願不會受其他利益而有所影響。

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最近自己接一個自費的案主今年78歲,是一位腎臟病末期的病患,是需要洗腎才能再繼續維持生命的,但是,這位案主堅持不洗腎,怕拖累女兒們,不幸的是,案主在最近也被確診為中重度失智,這也加重了照顧者的負荷,不過幸好案主的小女兒本身是護理師,很懂得找資源、找幫手,所以她在照顧的負荷上相對壓力較小。
    我照顧過二位洗腎患者,以這位案主的狀況,不洗腎是對的,其實洗腎只會讓身體越來越糟糕,洗腎只是延長生命,大部份洗腎後疾病也不會好,而且生活品質不好,會有很多其他的併發症,這也要個人的身體而定。
    因為照顧這位案主讓我想到,是否可以讓疾病末期的病人能有舒服且緩和的醫療?於是我就上網找尋資料,終於找到一種方式,那就是「安寧緩和醫療」以下我就跟大家分享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讓末期病人能擁有生命的尊嚴與生活品質,且在五全照顧下得以安然逝世;同時也陪伴家屬渡過悲傷,重新生活;團隊是由專業醫療人員組成,提供病人及家屬面對死亡的各種調適。
安寧緩和醫療歷史沿革
    1967年桑德絲創立全世界第一家有特殊服務方案的方案醫院,聖克里思多福安寧醫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是以團隊合作方式照顧癌症末期病人,陪他們走完生命全程,且輔導家屬度過哀慟期;台灣是第18個創立安寧療護服務的國家。
照顧對象
    台灣早期以癌症末期病、漸凍人為主,中央健保局自2009年9月1日起,將「住院安寧療護」、「安寧居家療護」的範圍擴大,新增八類疾病類別的病人,新增內容如下:
  1. 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
  2. 期他大腦變質
  3. 心臟衰竭
  4. 慢性氣道阻塞
  5. 肺部其他疾病
  6.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 急性腎衰竭
  8. 慢性腎衰竭
作法
    由醫療團隊專業人員(醫生、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營養師、志工…等),提供五全照顧,協助病人緩解症狀,同時也陪伴家屬,讓生死兩無憾。
安寧療護五全照顧
  1. 全人:為病患提供身、心、社、靈的全面性照顧
  2. 全隊:專業醫療團隊,醫、護、社、心、靈性關懷師,各種輔療(芳療法、藝術治療、園藝治療…等)、志工,多面向支持、陪伴末期病人讓其身心靈安適
  3. 全程:自確診起適時介入,全程陪伴照顧,病人過世後仍提供家屬悲傷輔導
  4. 全家:以病人及家屬為中心的照顧,支持陪伴共同走過生命中最艱難的幽谷
  5. 全社區:落實「去機構化」的照顧,完成病人落業歸根的心願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過生老病死,政府的這項醫療服務提供我們在病程末期時有另一種醫療方式可選擇,這項訊息可提供給身邊需要的親朋好友。
以上是簡單的和大家分享,若要有更詳細的介紹可到,安寧照顧基金會網站尋找相關資料。

#長照固得好 #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不想洗腎還有其他辦法嗎?

照服員 印象最深的服務經驗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之前照顧一位癌末的案主,她是約七十歲左右的女性案主,主要照顧者是她的老公,第一天去服務三小時,這三個小時什麼事都沒有做,就聽她老公交代餐點要如何煮,因為癌細胞已移轉到骨頭,所以牙齒沒有力氣,煮的餐點一定要爛,她老公是高科技總經理,實事求是,教我煎和牛、魚肉要用溫度計量溫度,煮出來的肉才不會柴,實際和牛、魚肉需要的溫度我已經忘了!往後我每次的服務就在廚房中度過,也是有使以來備餐備得最痛苦的一次。
案主有次跟我說:妳會覺得我浪費社會資源嗎?我有點嚇到,我問案主您為何有這種想法?案主表示:其實她早就應該要死的,是她老公買很貴的標靶藥,她才能活到今天,其實我不想再治療,我覺得活得很痛苦,是我老公捨不得我離開要我治療;她老公有天跟我說:我很有錢,但是,我買不到我老婆的健康(一個月藥費45萬),早知道我就會多花時間陪她;正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
服務後期案主已沒有什麼體力,我幫她念完聖經中最後的一個章節,【最後啟示錄】,也算是幫她完成一個願望;沒有幾天她就去住安寧病房
這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月的相處,我覺得她們是很好的一家人,我也陪伴這位案主到人生的盡頭;生、老、病、死是我們人一生中必經的過程,誰能逃得過呢?
身為照服員我們照顧的人不少,家中有人生病,各種問題困擾著病人及家屬,照顧者的體力、精神壓力,病人承受病痛帶來的痛苦,要如何解決呢?除了一家人要互相體諒外,我覺得【陪伴】是最重要的;也許無法替病人承擔痛苦,但是,要讓病人知道他不是一個人承受,他還有愛他的家人【陪伴】著他,這是病痛最好的藥方。

#長照固得好 #照服員 #癌末 #安寧病房 #如何照顧癌末病人 #陪伴

照服員遇到性騒擾怎麼辦?

      我的朋友在做居服員的工作,有一天跟我說:「她被八十幾歲的色伯伯性騷擾了!」,我問她:妳有跟公司回報嗎?她說:有;居服員朋友在講述時很生氣,她表示:這位伯伯不只一次對她性騷擾了,也都跟公司反應了,公司總是跟這位居服員朋友說:伯伯失智才會這樣,小心一點就好,公司這樣的回答,讓我這位居服員朋友非常的無言。
      目前台灣的居服員女性占九成,男性占一成,居服員被案主、家屬性騷擾的案件是蠻常發生的;有些居服員會因為要賺錢,怕通報後案件被停止薪水變少,而選擇隱忍繼續服務;而最常遇到的回答就是:「老人家就失智、生病才會這樣」。
      我個人認為,居服員性騷擾案件是很少被處理的,公司常常是以顧客導向站在案主那邊,幾乎都是跟居服員說:多體諒、老人家失智,好一點的公司督導會跟案家溝通,就這樣而已服務繼續(或換其他居服員繼續服務),其實很多家屬處理老人家性騷擾的行為,態度也是跟公司一樣,請多體諒我們家的長輩,他生病了才會這樣,然後希望居服員繼續服務。

                          失智真的會導致長輩性騷擾行為嗎?

        在大腦中有一個專門管理「衝動控制」的叫做【額葉】,就是我們有衝動想做些事情的時候(包含:娛樂、性衝動、吃東西…等),它會先幫我們「踩煞車」,先判斷可行與否,再展現符合社會規範期待的行為。
      失智症是認知功能、大腦萎縮的疾病,相對的他們大腦中「踩煞車」的功能就會失靈,所以他們會很直接的表現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會考慮後果如何,只求能立即滿足需求,這就是失智症,容易讓照顧者感到困擾之行為的原因。(註一)

                          分享對於性騷擾保護自己的方法(註二)

  • 口氣堅定且溫和的表達拒絕
  • 做紀錄,通報公司主管,內容包括工作日期、發生地點、在場有哪些人、說了什麼話、案主做了那些行為舉止等等
  • 公司主管第一時間要站出來先了解整件事情,協助照服員(居服員)面對問題
  • 在職訓練時做情況演練
      我想誰都不願意自己被性騷擾,可是當對象是生病的長者,您會選擇隱忍、尋法律途徑、放棄此案主、通報公司處理?我想每個人的選擇各有不同,很多時候對錯一線之隔,就留空間給各位思考囉~

#長照固得好  #照服員  #居服員  #性騒擾  #遇到性騷擾怎麼辦

註一:資料來源:人我之間,文章作者:林姿瑩   註二:台灣在宅醫療協會

居服員需具備的特質及工作優缺點

      這波疫情打亂台灣各行各業原本的步調,或多或少對大家的影響都是有的;今天有位朋友打電話來說:「她想要做居服員」,我嚇一跳,我說:你確定嗎?這工作是很辛苦的,不是你想的那樣輕鬆喔!要想清楚,尤其在大熱天、寒冷的冬天都要跑來跑去,妳要想清楚喔~於是我跟她分析了居服員要具備的特質及居服員工作的優、缺點…等等,我想藉此把跟朋友分享的內容整理成文字,和想成為居服員的朋友分享一下。內容如下:

居服員所需具備的特質

內在方面

  • 要有愛心:居服員都是在服務失能或失智的長輩,對這些需要我們幫助的長輩要 有愛心、同理心,這樣我們的服務品質才會受肯定。
  • 內心要夠堅強:居服員整天都在負能量中,我們要會適時的釋放負能量,不然久了居服員會受不了,而不能久任居服員的工作。
  • 要夠理性:有些長輩、家屬是不講理的,居服員不能隨著長輩、家屬的情緒走,要能當下很理性的解決這些情緒衍生的問題。
  • 有一顆不斷學習上進的心:居服員是照顧生病的人,所以我們要學的知識還不少,而且居服員每年都要受二十小時相關知識的訓練課程。

外在方面

  • 外向、活潑:居服員大部份是服務長者,一般長者是比較喜歡外向、活潑的居服員,這樣可以為這些長輩者帶來一點朝氣。
  • 服裝儀容整齊:居服員是到長輩家裡服務,所以給長輩、家屬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服務儀容一定要乾淨整齊。
  • 應對適宜:如前項,是到家裡去服務,居服員該有的禮貌不可少,虛寒問暖、打招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居服員工作優缺點

居服員的優點

  • 工作時間彈性:可以自行接案的時數及時段,可兼顧家庭。
  • 不怕失業:2025年台灣將進人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是老人。
  • 時薪/月薪比基本工資高:政府規定居服員薪水:時薪不可低於200元,月薪不可低於:32000元。
  • 工作單純:與公司相比,居服員工作單純,一對一照顧,不會跟同事有摩擦,照顧好自己的長輩就可以。

居服員的缺點

  • 跑來跑去:居服員基本上都會照顧3─4位長輩,所以都要轉場往下一位長輩家服務,而且不管酷暑、寒冬下大家都要在外跑。
  • 薪水不固定:目前居家服務接政府的案子,若案子停止服務,有可能新案會接不上,這樣薪水就會影響。
  • 忍受無理要求:有時長輩者搞不清楚,居服員服務的內容及方式,會把照服員當作傭人,無上限丟工作,有時會讓居服員受不了。
  • 吃飯不正常:有時服務時的關係,吃飯時間會提前或延後。
  • 職業傷害:若長輩有需要移位,姿勢不正確容易有職業傷害(腰受傷)。
      以上這些是我簡單的跟大家分享,其實每一種職業都有難做、好做,在選擇工作好與不好,都是要自己實際的去體驗過才會知道是否適合自己,上面給各位參考,若有不足歡迎伙伴們提出分享~

#長照固得好 #居服員  #照服員

照服員的生涯規劃

      上禮拜跟一起上照服員訓練課程的同學聊天,我同學問我說:「我除了照服員的工作,還可以做那些跟照服員性質差不多的工作呢?我覺得照服員的工作,做得有點厭倦了,想換換不一樣的工作。」於是,我就建議她可以去念社工系,社工系畢業後也是同樣在做助人的工作,但是,工作的選擇更多,這是為什麼呢?簡單說,社工能做的,其他科系是不能做。
      我常常跟照服員朋友在聊,照服員的工作要把它當一個長照的入門基本功功,基礎紮實後就要規劃自己要往那個方向走,不要一直做照服員,要讓自己再進一步,不然學不到東西,要進一步就要去學校充實學科的知識,社工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社工系不是唯一,也可以選擇例如:保健營養學系、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學士後護理學系、長期照護學系、高齡健康管理學系、銀髮產業管理系、老人福利與事業系,這些科系出來之後都可以在長照體系中工作。
    為什麼我會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社工系呢?社工系畢後,也是可以在長照體系中工作的,但是,上述科系畢業的學生如果要做社工的工作有些是不行的,例如:家暴、受虐孩童、自殺,這些是保護性的工作需要具有社工資格才能做。(保護性工作涉及的專業很多,如法律、衛生醫療、心理治療…等,由社工連結做個案管理。)
    若不想被人管的照服員,可以自己開家庭托顧收托四位長輩,開設條件很簡單,只要有照服員經驗500小時即可申請,收費標準可以參考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這是一個不錯的生涯規劃,有想法自主性強的照服員可以參考看看,各地區都有家庭托顧申請的輔導員,輔導員會協助一切申請的事宜,若想要進一步了解,可以電洽各縣市政府社會局尋問各項申請細節。
當然,每個人的現實生活狀況及環境不同的,選擇也不同,有些伙伴覺得,我只想要單純一點的工作,事情結束就下班,這樣也很好;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長照固得好 #照服員  #生涯規劃 #社工系 #家庭托顧

照服員─人生體驗

      今天小編走在路上看到一對年長夫妻走在路上,手牽著手,看上去二人很幸福,感覺退休生活品質不錯的;這讓我想起曾經有位朋友跟我提起,她照顧過一對年紀頗大的夫妻,妻子82歲,失智症,脊椎開刀行動不便只能用助行器走五公尺左右,雙眼幾乎看不見;丈夫90歲是洗腎患者,聽朋友陳述時身體已是相當虛弱,走路都要協助,呼吸也很喘,平時家裡有外籍看護照顧;有一天我那朋友說:「那位阿公很疼阿嬤,走都走不穩還惦記著阿嬤要吃從日本買回來的營養品,還用那沒有力氣的手勉強把五顆營養品遞給阿嬤吃,阿公還跟我朋友說,阿嬤這營養品吃很久了,一定要每天吃」,我那朋友看到很感動,阿公自己都不舒服了,還想著阿嬤吃的營養品不能少吃一天。

我覺得,照服員這份工作是一份很好的職業,除了在服務案主時取得薪資外,這些我們服務的案主,是我們很好的人生導師,案主用他們人生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生中寶貴的哲理,生生活活的例子擺在眼前,讓我們去思考、體驗,一般人是不可能有這麼多機會可以體驗的。照服員雖然是很辛苦,但是,那一份工作不辛苦呢?照服員遇到的是各種形形色色的案主,凡事用正面的思考去面對,一切都不是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的。
       由上述二對年長夫妻的晚年生活,大家應該是希望自己像第一對夫妻那樣身體健康,生活自由自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老年生活是像第二對夫妻要讓人照顧時,是什麼心境呢?我們就在現在起好好的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到老時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體悟。

#長照固得好 #照服員 #人生體驗

照服員是否適合跟案主談論宗教問題?

      因為最近跟一位照服員朋友聊天,她說:她第一次做照服員是接平台的案子,她本身是佛教徒,所以,她滿腔熱血,想說利用這個工作可以接觸較多的人,想把自身的宗教信仰佛教」介紹給案主;她接第一個案子是洗腎的阿伯,有一次洗腎時阿伯在看電視剛好有介紹到寺廟的問題,我那位朋友就利用這個時機跟阿伯介紹佛教,結果說不到三句就被阿伯打槍,阿伯說:「出家人最壞,他之前就被出家人騙。」我那位朋友剎時臉綠了,不敢再講下去,我那位朋友說:有第一次的經驗後,再也不敢跟案主、案家談起自己的宗教信仰
      我的另一位同事就比較理性一點,她每週日要陪伴阿嬤上教會做禮拜,朋友本身是佛教徒,我就問她:那妳這樣不會覺得很奇怪嗎?我朋友說:不會呀!我就入境隨俗,我是在工作,阿嬤唱聖歌我也跟著唱,阿嬤禱告,我也低頭跟著他們做,所以,案主很喜歡我,教會裡的人也都對我很親切,這樣不是皆大歡喜,我工作起來也很順手。
      對於,信仰是否適合介紹給案主,我認為是不適合,每個人的宗教信仰都不一樣,也都覺自己的信仰是最好的,所以,照服員還是以「專業的關係」服務案主,把服務做好,才是我們照服員應該做的事,提供服務時宗教信仰的問題就不要談論,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前面提到每個人的宗教信仰都是最好的,我覺得每個人都把各自在信仰中得到的體悟,實踐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在服務案主時,把自己最好的言行舉止展現出來,並且把該做的工作做好,讓案主認同您的服務品質、認同您的個人品性時,我覺得,這是接間認同您的宗教信仰,也是接間跟您的案主傳教。
以上與大家共勉~
#長照固得好  #照服員  #宗教信仰